伊通河綠道及設施提升項目是依據《長春市綠道系統規劃及近期建設計劃》而開展的。該計劃旨在構建“一脈連四水、兩軸串十環、綠網潤春城”的總體格局,開展“一脈一水”近郊山水綠道和“兩軸十環”城區精品綠道建設。
伊通河綠道南起興民路,北至萬寶閘,全長66公里,項目秉持“微改造”理念,按照“保持基底、系統提升、完善功能、活力智慧”原則,充分尊重現狀基底與自然條件。通過規范綠道空間、標準綠道鋪裝、完善服務功能三大策略,全面提升伊通河綠道的品質。
這項工程如同一場與時間的激烈賽跑,緊迫的時間表與繁重的任務如同兩座大山,壓在每一位建設者的肩頭。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長春市建委與上海市園林院、長春市市政院等單位多次對伊通河中段濱河綠道進行提升改造方案進行研究,最終確認此方案進行實施,并收到一致好評。
安全重于泰山,我部監理工程師對各專項方案進行了詳細審查,對臨時用電、溝槽施工、高大模板等重大風險源加強巡視工作,重點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施工設備、施工用電、施工人員的安全行為等,及時發現和糾正安全隱患。
在工程質量控制方面加強對關鍵部位和工序的旁站工作,確保施工質量合格,嚴格把控原材料質量,及時見證取樣送檢測部門進行復試,對各施工部位每天進行巡檢,確保各工序按相關規范及設計施工。
在工程進度方面審查施工進度計劃,并督促施工單位按進度計劃實施。定期檢查施工單位的進度執行情況,對比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差異。對于進度滯后的情況,要求施工單位采取措施加快進度。當工程進度出現嚴重滯后的情況時,監理工作者要分析原因,提出進度調整建議,幫助施工單位制定合理的趕工措施。
在投資控制方面,根據工程進度和質量情況,審核計量文件,控制工程費用的支付。審核施工單位提出的工程變更申請,評估工程變更對投資的影響。
文明施工是該工程形象的重點亮點,伊通河兩岸市民較多,施工過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導行方案,圍擋設置人性化、安全化、合理化。施工道路清理灑水,裸土覆蓋,揚塵治理,清潔施工圍擋,使工地時刻保持整潔有序的施工環境。
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監理人員在工作中站在前、沖在前、干在前,自工程開工以來,省市領導及相關部門對本工程進行了多次檢查,對監理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伊通河綠道的提升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它不僅美化了城市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還增強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如今,這條充滿活力和智慧的綠道已經成為長春市民休閑娛樂的新去處,也成為了城市綠色發展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