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簡介
西湖大路是城區西部南北向最重要的客貨運走廊,貫通汽開、綠園、朝陽,道路功能不可替代。沿線工業用地占70%,建有少量居住用地以及車城萬達1處商場,南側連接長春物流園區群。道路主要承擔汽開、綠園、朝陽等南北向跨區聯系和西部地區貨運過境交通,并與繞城高速相接。
2024年9月28日,南四環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后,長沈路至硅谷大街立交段主路流量達到7628輛/小時,地面流量增加至5172輛/小時,對西湖大路造成巨大沖擊,各交叉口呈過飽和狀態。因此對該區域進行系統研究,以期緩解部分交通擁堵。
西湖大路沿線用地情況
二、問題分析
(一)四環橋下橋段至汽車大路段擁堵嚴重
現狀立交下橋至汽車大路段主輔路間無開口,車輛僅利用主路通行,主路排隊長度超過800米,輔路資源浪費。輔路存在一排停車泊位,占用大量道路空間。汽車大路與長沈公路立交橋間距1.2公里,其間無行人過街設施。
四環下橋口至汽車大路主要問題
(二)路口通行能力嚴重不足
一是北進口左轉需求量大,現有左轉車道難以滿足需求,且輔路僅有一條車道,右轉車輛不能及時釋放,導致排隊過長。
二是南進口主路左轉蓄車空間不足,直行車道通行能力小于到達流量,輔路現有地面標線導流至出口道主路流線不暢。
三是東西進口左轉車輛需求較大,排隊空間不足。西進口右轉車輛行駛至南出口主路路徑不暢。行人過街距離過長,存在安全隱患。
早高峰流量情況 早高峰排隊情況
交叉口主要問題
三、治理措施
(一)新增開口,連通主輔路
在騰飛南路北側40米綠化帶處增設主輔開口,自開口處壓縮主輔分隔帶3.5米,于主路一側新增1直行車道。取消輔路停車位,輔路由2車道調整3車道。研究騰飛南路建設天橋,保障行人過街安全。
四環橋下橋口至汽車大路段主要措施
(二)優化節點交通組織
壓縮中央綠化帶,南、北進口各壓縮50米,東、西進口各壓縮30米,增加左轉車輛蓄車空間。北進口壓縮主輔分隔帶60米,新增1條左轉車道。施劃右轉彎視角盲區。優化南進口輔路行車路徑。壓縮南出口主輔分隔帶渠化島面積,調整西進口右轉車輛路徑。
主要治理措施
四、實施效果
現狀西湖大路沿線高峰期平均運行速度27.36公里/小時,交通擁堵延時指數約為1.78,通過高德平臺數據預測,治理后運行速度將達到30.47公里/小時,提升11.37%。
五、案例總結
西湖大路汽車大路作為西湖城區重要主干道,需持續進行交通綜合治理,緩解南四環路開通引發的交通擁堵,從長遠角度來看,需盡快完善區域路網,從根源上緩解交通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