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補齊城市排水系統短板,解決內澇積水及部分水體溢流污染問題,長春市按照“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未端優化”的系統性治理思路,以減溢流、暢通道提效能為目標,圍繞五大污水處理系統554平方公里匯水片區,科學制定了《長春市五大污水處理系統“一廠一策”提質增效工程》。計劃利用4年時間 (2022-2025年),實施以合流制小區及市政管網雨污分流改造為重點,配套海綿城市建設、管道檢測清淤修復、雨污水提升泵站建設、污水處理廠擴建等230項工程,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控制合流溢流污染,打通城市排水主通道,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增強城市韌性。
匠心設計,全程護航
市政環境分院作為“一廠一策”方案設計的牽頭部門,肩負重任,全程深度參與,為工程的科學高效推進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方案總設計:主導編制了覆蓋五大系統、因地制宜的“一廠一策”系統化治理方案,奠定了工程實施的藍圖。
動態優化調整:面對復雜多變的實際情況,分院堅持科學嚴謹態度,歷經多輪深入調研與優化調整,確保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效益最大化。
資金效能保障:精準對接項目需求,科學規劃,充分發揮專項債券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實現“穩定一批、實施一批”的滾動推進策略。
收官之年攻堅:在2025年工程決戰決勝的收官之年,分院團隊持續駐守設計一線,深入施工現場,精心組織設計,全力保障103個小區及單位雨污分流改造、15公里市政管線新建改造、10處積水隱患治理等關鍵項目高質量落地。
水環境與韌性雙提升
經過近四年的不懈努力,工程已取得令人矚目的階段性成果,2024年我市16處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中,水質達到Ⅲ類以上標準10處,優良水體比例達到62.5%,同比上升6.2個百分點,完成了國家“十四五”國考斷面全面消劣任務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反饋水體返黑返臭及溢流污染問題全部銷號。
主城區27處主要合流制溢流口基本實現小雨不溢流,大中雨溢流時長明顯減少。
新凱河公主嶺市、伊通河楊家威子斷面水質汛期穩步提升至地表四類水標準。
主城區能夠保證在2小時50毫米雨強、累計日降雨量100mm以下不發生內澇,局部點位積水在20分鐘以內基本消退。2024年較歷史同期雨量偏多210毫米情況下,未出現“城市看海”現象。
長春市五大污水處理系統“一廠一策”提質增效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增進民生福祉、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舉措。在市政環境分院等專業團隊的精湛設計與全程護航下,這項涵蓋230項子工程的系統工程即將在2025年圓滿收官。它不僅將解決困擾城市多年的水環境頑疾,更將筑牢城市水安全防線,為長春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繪就一幅水清、岸綠、景美、城安的生態畫卷!